谷底态的劫峰到s生生死从巅
说实话,作为一个从2018年就开始关注Cosmos的老韭菜,看着它现在这个惨状,我真是又心疼又无奈。记得2021年那会儿,ATOM价格冲上40多美元的时候,哪个群不是讨论Cosmos的?现在呢,4美元出头,连个水花都砸不起来。
一场空投引发的血案
2024年TIA空投那会儿,我朋友圈里到处都是晒收益的。有个哥们儿拿着50个钱包薅羊毛,光空投就拿了上百万。当时我就跟他说:"兄弟,见好就收吧。"结果呢?现在TIA从20美元跌到1.6美元,他那百万收益连个零头都没留住。
这种事情在Cosmos生态里简直成了魔咒。OSMO、JUNO这些项目,哪个不是先暴涨后暴跌?我认识的一个开发者,2022年all in做Osmosis生态,现在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。这种"炒一波就跑"的恶性循环,把整个生态都搞成了赌场。
ATOM的尴尬处境
说来讽刺,作为Cosmos的"亲儿子",ATOM反而像个后娘养的。你去问问现在做Cosmos生态的项目方,有几个人真的在乎ATOM?每个链都搞自己的代币,ATOM除了投票基本没啥用。这就好比盖了个商场,结果每个商户都有自己的积分系统,商场的会员卡反而没人用。
我有个做DeFi的朋友打了个特别形象的比方:"ATOM现在就像个空心的洋葱,剥开一层又一层,最后发现啥也没有。"高通胀、没上限,搞得持币人天天提心吊胆。你说这还怎么玩?
治理乱象与信任危机
最让人心寒的还是那个JUNO事件。2022年那会儿,因为鲸鱼薅羊毛,社区直接投票把人家的代币没收了。我当时就在想:这跟强盗有啥区别?果然,后来JUNO价格从43美元跌到不到1毛钱,简直就是现世报。
这暴露出Cosmos生态最大的问题——治理机制就是个笑话。表面上看是去中心化,实际上就是谁嗓门大谁说了算。我参与过几次提案投票,那场面跟菜市场吵架似的,哪有半点区块链精神?
多链生态的集体困境
其实不光Cosmos,现在所有搞多链的都在渡劫。最近跟几个项目方聊天,他们说得特别实在:"现在机构资金都往比特币、以太坊跑,我们这些'花里胡哨'的技术,人家根本看不上。"
但你说技术差吗?真不差!Cosmos的IBC协议我到现在都觉得是最优雅的跨链方案。可问题是你技术再好,没用户、没应用,不还是白搭?这就好比造了条八车道的高速公路,结果上面就跑了三辆拖拉机。
黎明前的黑暗?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这个熊样儿,说不定正是抄底的好时机。你看那些分析机构的预测,有人看衰到2美元,也有人看到40美元。要我说,这就跟算命似的,谁也说不好。
但有一点我特别确定:Cosmos要真想翻身,光靠技术升级是不够的。得先把经济模型捋顺了,把治理机制搞明白了,最重要的是——把那些整天想着割韭菜的项目清理出去。不然啊,就算牛市来了,照样是个扶不起的阿斗。
作为一个老Cosmonaut,我现在就一个想法:要么浴火重生,要么干脆死透。这么半死不活地吊着,看着都难受。
(责任编辑:论坛)
-
最近加密货币市场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——各大基金公司开始在管理费上互相较劲,活生生把ETF市场变成了"价格战"的战场。Roundhill Investments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,他们即将推出的以太坊期货ETF竟然只收取0.19%的管理费,这个数字直接把竞争对手Volatility Shares的收费标准甩开了好几条街。为什么费用战这么重要?作为一个跟踪市场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这场费用之争来得比... ...[详细]
-
周一早晨,让我们先放下上周的得失。说真的,我见过太多投资者纠结于过去的亏损或盈利了,但市场从不等任何人。就像我常对朋友说的:交易日志比懊悔更有价值,经验才是这个市场最宝贵的财富。当前行情像极了暴风雨前的宁静。虽然整体趋势明显下行,但我们都知道加密货币市场有多"任性" - 一个突发的监管消息或是机构动作就能让价格来个180度大转弯。这就像在台风天出门,既要知道风向,又得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。比特币(... ...[详细]
-
Web3.0市场异动:美国政府悄然增持以太坊,DeFi生态持续扩张
今天的加密市场可谓是暗流涌动。美国政府又悄无声息地往自己的数字钱包里添了62枚以太坊,这让我不禁思考:这些机构投资者到底在下一盘怎样的棋?要知道,他们现在持有的60,027枚以太坊价值已经高达2.58亿美元了,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。DeFi市场大盘点最近DeFi市场表现相当亮眼,总市值突破了1600亿美元大关。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过去24小时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达到了78.45亿美元,这说明市... ...[详细]
-
最近,美联储主席的宝座之争突然变得热闹起来。Marc Sumerlin,这位曾在布什政府呼风唤雨的经济智囊,最近在CNBC节目上自爆收到白宫邀约,成为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的潜在人选。有趣的是,这位向来低调的经济学家一反常态地直言:"现在降息50个基点简直像1+1=2那么简单。"与此同时,Jefferies的首席市场策略师David Zervos也加入了这场角逐。这位华尔街老将更狠,直接放话说:"别被P... ...[详细]
-
还记得那个刷屏朋友圈的AI写真神器吗?曾经的妙鸭相机需要你上传20张自拍并支付9.9元才能生成数字分身,这个看似简单的付费玩法却让它一夜爆红。但现在,它正在尝试打破这个付费模式。9月20日,妙鸭相机突然宣布推出免费版本,用户只需要上传8张照片就能获得同样的数字分身服务,还免费赠送一套"都市正装"写真模板。这让我想起第一次使用时的体验:虽然花了几块钱,但看着AI生成的自己在不同场景下的照片,确实有点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在加密圈里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: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开始玩起了以太坊囤币游戏。短短两个月时间,这批"ETH大户"就已经悄悄囤了220万枚ETH,占到整个以太坊供应量的1.8%。这个数字看着可能不起眼,但背后的影响可大了去了。还记得当年Michael Saylor带着MicroStrategy在比特币市场买买买的盛况吗?现在同样的剧本正在以太坊上演。从Bitmine Immersion Techno... ...[详细]
-
8月的香港依旧炎热,但比天气更火热的是Bitcoin Asia峰会上关于稳定币的头脑风暴。Waterdrip Capital合伙人Vincent Ge、Hayek Technology联合创始人Jeff Wen等业界大咖围坐一堂,把稳定币这个看似冰冷的金融工具聊出了温度。说实话,现在市场上稳定币的种类比奶茶店的新品还要五花八门。Phyrex Ni这位宏观分析师就给我们做了个生动分类:有像USDC这... ...[详细]
-
老套路又来了!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最近又打出了他的"关税牌",宣布将对华关税政策延长90天,同时还特别强调黄金将继续享受免税待遇。这消息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块石头,比特币价格应声而起,一度突破12万美元的心理关口。不过这个价格就像个淘气的孩子,站不住又滑了下来。接下来价格能否站稳,可就成了判断后市走向的"风向标"。每次市场波动,总能看到些有趣的现象:以太坊价格一回调,立马就有人喊"完蛋了";山寨币要是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当看到特朗普赶在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前紧急签署法案时,我意识到这绝不是简单的政策跟风。作为一名观察金融市场二十余年的从业者,我感受到的是一种金融权力格局重塑的强烈信号。稳定币的"破圈"之路记得2015年USDT刚出现时,业内大多数人还把它当作一个边缘化的金融玩具。谁会想到,十年后的今天,美元稳定币的市值已经突破2500亿美元大关?这种野蛮生长的背后,反映的是全球金融体系对效率的极度渴求。有趣... ...[详细]
-
作者:赵雨荷 | 华尔街见闻特约记者就在全球央行年会即将召开之际,加密货币圈却在杰克逊霍尔率先掀起了波澜。这场区块链峰会上,一位意想不到的人物给出了令人惊讶的观点——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·沃勒,这位被外界视为下届美联储主席热门的"鹰派"人物,竟然公开为加密货币技术"撑腰"。说实话,当我听到沃勒说数字资产创新"并不可怕"时,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。这位特朗普时期任命的强硬派官员,在演讲中展现出的开放态度... ...[详细]